首 頁 | 業內動態 | 外貿新聞 | 安全質量 | 技術新聞 | 統計數據 | 企業快報 | 展會信息 | 健康美食 | 標準法規 | 市場行情 |
首 頁 業內動態 外貿新聞 安全質量 技術新聞 統計數據 企業快報 展會信息 健康美食 市場行情 水產新聞
 海參、鮑魚、大蝦、鯉魚、鯽魚、鲅魚、魷魚、扇貝、帶魚
美食禁忌  
這樣吃魚會把蟲吃進肚子里!全世界逾3500萬人已中招
【水產信息網】 時間:2019-02-13 來源:人民日報 【收藏本頁
春節在家,餐桌上的“美味佳肴”總離不開這樣一種食材,它就是有吉祥寓意的“魚肉食品”。

魚味道鮮美,營養豐富,深受人們喜愛。但最近有新聞稱如果吃魚方式不對,容易感染“肝吸蟲”!

消息一出,引起了很多人的重視?!案挝x”是什么?對人體有害嗎?又該如何預防呢?今天就詳細說一說。

"肝吸蟲"為何物?

肝吸蟲,也被叫做“華支睪吸蟲”,據相關數據統計,全世界已有超過3500萬人被這種寄生蟲感染。

人類為何會感染肝吸蟲?

一般情況下,肝吸蟲蟲卵會通過糞便擴散到淡水中,接下來就會被“螺”攝入,然后在螺體內將完成幾個發育階段,變成“尾蚴”再次釋放到水中,接下來它就會侵入到淡水魚的肌肉組織當中,在魚體內形成“囊蚴”。

當人類或者動物食用了生的、沒有煮熟的、腌制的、煙熏的或者鹽漬的淡水魚、蝦時,就很可能會被肝吸蟲感染。囊蚴會在十二指腸脫囊并且上移至膽管部位,在膽管中發育為成蟲。

除此之外,人體使用受到污染的菜刀、案板以及各種廚具餐具接觸食物后,也會導致食物受到污染,增加感染肝吸蟲的機率。

為何淡水魚更容易感染肝吸蟲?

淡水水域更適合各類寄生蟲的生長,特別是“肝吸蟲”。這主要是由于相比淡水來說,海水中的滲透壓較高,對于寄生蟲的生存會造成較大的“威脅”,所以不易存活。當然,像異尖線蟲等具有頑強生命力的寄生蟲也會感染某些海魚。

被肝吸蟲感染后,會有什么反應?

早期大多數被肝吸蟲感染的個體都沒有癥狀,隨著寄生蟲的負荷和時間的延長,出現相關癥狀的風險和幾率也就會隨之增長。

肝吸蟲一旦進入身體之后,本身可以長期存活,有些甚至可以存活20-30年。

有少數被感染的患者在食用未煮熟的魚類后10-26日就會出現“急性癥狀”,一般會持續2-4星期,具體表現為:厭食、發熱、腹痛、關節痛、肌肉痛、蕁麻疹等。

對于肝吸蟲感染病癥來說,后期嚴重時可能會導致出現體重減輕、胰腺炎、梗阻性黃疸、復發性膽管炎、肝膿腫等情況,更嚴重時甚至會導致膽管細胞癌的發生。

該如何預防?

建議在食用魚類食品前一定要將魚類食物徹底加工煮熟,特別是那些用作熬粥和涮火鍋的魚片,更要注意適當延長烹煮時間,保證其完全煮熟。

對于肝吸蟲而言,只有在90-100℃的溫度下持續加熱15秒以上才能將其滅活,低溫熱水根本無法徹底殺滅肝吸蟲。除此之外,一定要注意案板、刀具、筷子等餐具必須要生熟分開,而且要定期進行煮沸消毒。

最后,建議大家可以定期去醫院進行檢查,一旦發現被肝吸蟲感染,應該立即進行規范治療。

調料可以殺滅生魚片中的肝吸蟲?

這則言論純屬“無稽之談”,請不要以身試“蟲”,這類物質對于肝吸蟲并不存在“殺滅”作用。

該如何健康吃魚?

1、食魚需適量: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》(2016版)建議每人每日要攝入40-75克水產品,無論是魚蝦還是螃蟹,都應適量食用。

2、蒸煮燉更靠譜:建議選擇蒸煮燉等烹調方式,還原食物的鮮美,保留更多的營養物質。減少煎炸炒烤(魚)的食用次數,避免攝入由于高溫烹調所產生的有毒物質。

3、拒絕食用各種“腌制魚肉”:和新鮮魚肉相比,腌制魚中含有更多的亞硝酸鹽物質,經常攝入容易增加致癌的風險。除此之外,腌制魚肉中含有較多的食鹽,大量攝入容易增加高血壓、胃癌等疾病的患病幾率。

“病從口入,毒從食進”,魚蝦是建議各位經常吃的一種食物,但在生活中要嚴格注意飲食安全,從根本杜絕感染“肝吸蟲”,不吃生食,完全加熱,降低風險。
免責聲明:
1、本文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2、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!
※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
關于我們 - 服務指南 - 廣告服務 - 聯系方式 - 法律聲明 - 友情鏈接 - 設為首頁 - 加入收藏
版權所有:水產信息網 Copyright 2012 80026.org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
備案序號:魯ICP備06024556號 聯系客服 Email:16933431@qq.com 投遞稿件和展會合作聯系客服QQ:16933431

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,国产盗摄福利二,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